生产设备

如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2024-02-16 生产设备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汛期出游安全需要注意的几点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防汛防灾知识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最要紧的麻烦,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努力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

  明确结构调整的概念。中国经济学家在界定经济结构时,倾向于将经济结构看作是由所有制结构反映出来的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生产各方面的组成和构造两种含义。它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体系、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等。而产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次产业之间、各次产业内部组织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农业生产结构则是指国家、地区或农业企业内,农业生产部门及各生产项目的情况和比例关系。农业生产结构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种植业内部的结构关系,即粮、经和其它作物之间的组合和比例;第二层次是指广大农业内部的结构关系,即农、林、牧、副、渔五业之间的组合及比例关系。由此可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村产业体系、农业生产结构属于三级结构,一级包含一级。农业生产结构是农村产业体系的基础,农村产业体系是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三个概念内容相近,又有区别。因此,只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而忽视整个农村产业体系的调整,是不够全面的;仅仅强调农村产业体系的调整,而忽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中包含的由所有制结构反映出来的一定社会关系总和的调整,也是不科学的。也就是说,绝不是农业生产结构或农村产业体系调整了,整个农村经济结构就优化了,如果整个经济结构系统内的其它方面不做相应的调整,也会制约和影响农村产业体系的调整。作为一个清醒的领导者,一定要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素质,高屋建瓴,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指点迷津,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决定》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这一概念界定下来,既包括大农业的结构调整,又囊括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调整,比较科学准确,而不致于误导。

  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抓调整。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内,若干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即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工作中,不能单纯从农业和农村经济来考虑结构调整问题,必须把它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考虑。诚然,我市县域经济的主体都是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如果忽视了诸如信息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科技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经济杠杆部门的服务以及政府的相关配套政策等因素,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要把县域经济看做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以调整总揽全局,既胸怀县域,又放眼周边环境,抓住主线,协调发展。同样道理,在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中,也要树立系统的观点,一定要坚持纵向与横向结合,根据各业需求变化,调整粮、经、饲、菜作物的比例才有根据,而且应把降本增效作为主攻方向。农业部专家特别提醒各地不要片面强调“压粮扩经”,而忽视了粮食安全和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

  面向市场,“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市场经济是无情的,它从来不同情弱者。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必须面向市场需求,一方面可以采取“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发挥公司连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作用。另一方面,要靠农民根据市场变化,自主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各级政府要加强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就拿小麦作物来说,同是专用优质麦,为何硬质麦走红,软质麦受冷?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财认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各地对“优质麦”认识上存在误区。一些人认为面筋度强的就是优质麦,反之就是劣质麦。实际上,“优质麦”的概念应有两层内涵,一是小麦自身品质好,另一个是小麦的加工品质好。我国小麦拿到国际上比,营养品质并不低,低的是加工品质。不久前,山东一家面粉厂的经营人员来河南采购饼干专用小麦,可是跑了几个地方,最终空手而回。他说,现在一提发展优质麦,大家都一轰而上种硬质面包麦,而软质“饼干麦”却没人种。其实,专用软质麦市场上非常缺,国内许多厂家每年都要从澳大利亚进口。另外,有前途的品种在种植上不规范或不适应生长,同时,由于种植分散,品种繁杂,不成规模,增加了销售难度。加之优质专用粮食销售渠道尚未打通,优质也不一定实现优价。笔者十分赞赏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目前流行的一句名言:“卖出去才是硬道理。”产品前景如何,市场才是指挥棒。

  提高科技贡献率,实现节本增效。我国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是成本太高,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在于推广运用现代下转第3版)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当前,科普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建立园区和典型示范上。必须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种植优质专用品种,建立以深松为主体的三年轮耕制,防止重、迎茬,普及测土配方和化肥深施技术,提高作物种植的科技含量,降低成本,稳定总产,提高单产。

  增加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单靠农民自身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美国政府每年能拿出600亿美元作为农业补贴,使得本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已经发展成为设施农业、精准农业。而我国的农业,由于投入不足,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中,一些落后地区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甚至原始农业状态,这样的基础和现状,怎么能适应战略性调整的要求?目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已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国家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赋予广大农民休养生息政策,努力减轻农民负担,适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金融部门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努力增加信贷资金,改进贷款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要充分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积极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结构调整的基础,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迎接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培育主导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各地涌现了一些够规模、上档次的园区和基地,一些地方提出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调整思路,甚至实现了“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调整目标。如山东寿光,年产蔬菜14亿公斤,收入27亿元,人均收入3650元的80%来自蔬菜收入,寿光蔬菜不仅走向全国,而且打入俄罗斯市场。因此,只有培育地区主导产业,形成产品规模,才能促进产业链条的形成。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特色”为载体,把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与区域开发规模结合起来,建立我国农产品融入全球的新结构,着力构筑起中国现代农业的新优势。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调整思路与农民认识的断层问题。主席当年在领导中国革命时曾指出:“严重的问题就在于教育农民。”毋庸讳言,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干部喊破嗓子,老百姓没有反应,甚至产生了“政府说什么你不去信就没错”的逆反心理。究其原因,有过去工作指挥失误,但也有农民的素质问题,更有干群之间沟通不到位的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也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能不能成功,重点是如何发挥主力军——农民的作用。各级政府要找准位置,强化服务意识,寻找宣传教育农民的最佳方式,把党的方针政策和致富信息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通过调整,应该构筑起我国农业融入全球的生产结构,构筑农业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区域结构,构筑农业走向现代化的社会结构。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