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车间

七大行业正式“入场” 政策红利加力释放

2024-01-13 下料车间

  近期,红河州税务干部走访调研农林牧渔业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宣传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张云迎摄

  6月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公告》,明确自7月1日起扩大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范围,增加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7大行业。

  政策扩围对保就业、惠民生、稳增长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云南省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开展分类政策辅导和风险防范培训,更好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让各类市场主体及时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本次扩围行业企业申请退还存量留抵税额相对前期退税工作而言,时间要求更加紧张,为了让退税资金“又快又准”落袋,早一日帮助市场主体解决资金问题,云南省税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准备,提前布局发力。

  昆明市税务部门把宣传、统筹、风险防范“做在前”。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进行精准辅导;依托可退税资源清册企业名单,对7个行业大、中型企业进行风险排查,将留抵退税风险防范于事前。普洱市税务部门建立问题快速反映机制,加强与财政、人行等外部门的沟通,对全环节实现动态跟踪问效,缓解问题“存量”,控制问题“增量”。大理州税务部门对符合享受条件的纳税人进行网格化管理,发挥数据“大脑”作用,摸清留抵退税底数,制作留抵退税企业清册,做到心中有数,底账清晰。丽江市税务部门提前摸排新增7个行业企业基本情况;结合企业特点定制政策辅导方案,开展“一对一”上门辅导,充分满足纳税个性需求。

  为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云南省税务部门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开展“量体裁衣”式走访宣传,靶向服务、精准解难,搭好税务部门与涉农企业之间的“连心桥”,让税收助力产业发展的良好效应充分向基层延伸。

  “7月1日起国家又扩大了大中型企业存量和增量留抵退税的行业,我们公司也属于扩围范围,预计7月份可以收到退税360万元。”麻栗坡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徐笠介绍。据了解,该公司主要经营农、林、牧、渔业投资开发并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种植养殖服务及产品销售等业务。税务部门上门宣传留抵退税政策时,徐笠对未来产业的发展充满期待:“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们打算将这笔钱用于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品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产值和产量双提升,把魔芋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帮助更多村民就近解决务工难题,实现创收致富。”

  同样受惠于此次扩围政策的还有批发零售业,政策来得及时,市场主体感受颇深。迪庆州某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秦继波表示:“企业主营五金、建筑材料、水泥的批发及销售,虽然经营规模不算大,但近几年来企业发展中享受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5万余元的留抵退税款对于我们这样小本经营的企业也是一笔可观的‘资金活水’。下一步我们打算将这笔资金用于购买运输车辆,推出产品送货上门服务,积极拓展乡镇的销售市场,力求今年销售业绩取得新的突破。”

  好政策更要落实好。为了让扩围行业企业更加快速地享受到政策红利,云南省税务部门充分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点,突出精细化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获得感。

  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盛产紫米,被誉为“中国紫米之乡”。当地税务部门针对墨江县哈尼族人口较多且部分哈尼族纳税人汉语不熟练的情况,成立“汉语+哈尼语”双语服务团队,配备精通哈尼族语言的税务干部,主动上门为少数民族纳税人宣传辅导政策,及时把各项税费政策送到纳税人手中。

  “我汉语讲得不好,也听不太懂,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到厂里用哈尼语为我们讲解政策,感觉特别亲切,现在我政策都听明白啦!”墨江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国荣笑着说道。该公司是一家集水稻、杂粮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型小型企业,主要经营商品为紫米、杂粮等农副产品。李国荣介绍:“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只是初加工,今年计划向精深加工转型,目前正在自主研发紫米代餐粉、紫米饼等产品,6万元的退税款让我们对企业的发展更有底气和信心!”

  在西双版纳州,税务部门通过“一企一册”数据分析,打通退税中的难点和堵点。云南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矿山机械等他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制造及销售的企业。当地税务部门发现由于企业前期未参与纳税信用等级评定造成不能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红利情况,第一时间组织业务骨干入户辅导该企业申请了补评,并顺利提交了退税申请。

  “感谢税务部门对我们的辅导,让我们能够及时对纳税信用等级进行复评,从而及时办理留抵退税。此次预计有56万余元的退税款,这笔资金我们将投入机械商城的建设,待经济形势和疫情形势较好时,就能够支持我们继续致力于机械设备的出口。”在谈及未来时,该企业负责人滕永成说。(李玉婷、杨继忠)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