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

江西省乡村振兴简报〔2022〕第21期

2024-03-09 生产设备

  九江市聚焦“数字化的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积极探索不一样乡村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和发展模式,创新推进数字乡村,切实为基层治理和服务注入“智慧基因”,助力快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数字大脑”。激活数字乡村源动力,需要更加多的创新和探索。一是定框架。先后印发《九江市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实施方案》《关于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数字乡村工作试点的方案》,明确数字乡村试点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建设时限,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分类建设乡村振兴数字应用平台。二是定功能。市县平台要具备“展示、预警、监测、调度、服务”五大功能,主要以“1+3”板块模式运行,“1”是指防止返贫监测,“3”是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乡村平台以“简洁、实用、便民”为目标,主要是村级防返贫数字监测、乡村治理、电商物流、智慧产业和便民服务数字平台。三是定试点。选定都昌县岭东社区、瑞昌市光明村、共青城市跃进村等6个村为全市数字乡村试点村。目前,市级乡村振兴数字应用平台已基本建成,正在加紧拓展应用场景,县级数字应用平台和60个示范村数字应用平台将分别于10月底和12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坚持底线思维,健全“预警系统”。在60个示范村加快站点布局,建设村级防返贫数字监测平台,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一是利用智能算力,强化返贫预警。首先将试点村所有农户基础信息、家庭、就业等录入数据库,将一年两次大摸排工作、收集的家庭收入、大额支出等数据更新及时录入,将每月收集的走访数据、上级部门反馈的医保、民政等数据及时录入,使用AI智能算力、设置预警事件,及时有效地发现有几率存在的致贫返贫风险。通过大数据分析、数字预警,有效提升监测预警效率。二是立足数字场景,强化民生服务。瑞昌市光明村通过整合民生服务各方面资源,建设了3处高空瞭望监控、25处出入口监控、2处水库防溺水监控、2处大棚温湿度监控、240处全覆盖监控、23个人员轨迹手环、1个乡村政务大屏等前端感知设备,打造了乡村防贫监测、防火防水、环境整改治理、社会治安等为一体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实现了场景事件从自动预警到处置完成全过程管控,打造数字服务便捷生活。三是依托全域影像,强化资产管理。通过对各村扶贫资产及乡村振兴资产,以确定坐标方式来进行登记,开发资产运行维护信息一键上传功能,及时掌握资产运作情况,察觉缺陷,第一时间予以处理,推动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三、突出产业兴旺,创新“数字模式”。依托数字技术,突破产业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的时间、空间局限,优化资源配置,助推农业转型升级。一是探索“数字+农业”模式,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借助数字化平台,通过对农业生产实时监测和数据获取,及时介入生产的全部过程,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瑞昌市光明村千亩水稻、棉花基地和百亩大棚蔬菜基地的温度、湿度、光照、植物生长情况等有关数据在终端大屏上一览无余,实现了农作物的精准种植和智能管理。比如原来查看茶苗需要步行好几公里,现在通过大屏幕可以一键知晓。二是探索“数字+文旅”模式,推动城乡融合现代化。对乡村地区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上云上链,促进特色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共青城市跃进村围绕陌上花开、军友山庄两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重点推进数字化改造,5G网络覆盖、AR游览图、人车流量实时监测、防溺水自动巡航等,数字化景区初具雏形;倾城湾数字文旅项目已开工建设,一期计划年底完工并投入运营;宁波云笈科技与共青伯乐遇马合作的云笈·陌上方舱数字种植基地项目已完成签约,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文旅业态,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不少于20万元,同时更好地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三是探索“数字+消费”模式,畅通产品供应链条化。盘活周边闲置土地、农房,持续招引项目,重点瞄准短视频拍摄制作、直播带货、数字农业等数字化的经济相关企业,打造农业数字产业集群,促进农产品流通和消费。共青城市跃进村目前引进的网易·陌上容眉数字直播产业孵化基地已投入运营。

  四、聚焦乡村治理,培育“九江IP”。依托数字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具有九江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赋能社会治理。发挥各级乡村振兴数字应用平台数字化功能,实行网格管理,实现突发事件一键呼传、群众困难一键求助、重大活动一键召集等功能,引导农村党员在基层治理中主动“亮相”、主动“理事”,以农村人化解农村事。二是建设智治乡村。对接平安乡村监控平台,开发“码上办”功能,对辖区内矛盾纠纷、防溺水、私搭乱建、偷倒垃圾等事项一键上报,让“数字乡村”真正发挥“数字成效”。三是促进数字便民。数字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既方便了村“两委”找准民主监督切入点、把握便民着力点、抓好民意诉求落脚点,又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村民“少跑腿”,做到让村民诉求在线直达、村居服务在线落地。比如,瑞昌市牵头开发乡村振兴数智服务平台“振兴瑞昌”APP,提供在线便民服务、农技服务、疫情防控、通讯录等十个方面的服务,帮助村民及时掌握党的各项政策和村务工作动态,参与民主监督。

  吉安市青原区以创新建设“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为契机,把乡村道路、供水、照明、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纳入平台网络管护范围,在区、乡镇、村三级设立监管员、巡查员、网格员、管护员、维修员等五员队伍,逐步构建起村庄“三级五员、一网统管”工作格局,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目前,全区106个行政村实现“码上通”全覆盖,平台关注人数达5.2万人,已受理群众上报问题8000多起,事件完结率99.8%、好评率99.5%。

  一、搭建平台,提升服务能力,让管护更加有效。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模式,优化平台资源配置,有效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更精细、更快捷。一是完善管护架构。组建“1+8+N”平台管护体系,在区农业农村局成立1个区级运维中心,在8个乡镇设立管理平台,在各行政村配备巡查员106人、网格员106人、管护人员477人,确保问题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二是健全平台功能。平台实行“四个一”(一平台、一中心、一张图、一终端)运行模式,收到问题后,第一时间将问题转给村网格员,各行政村按照不同管护项目安排对应管护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题整改,并以拍照上传图片等方式,反馈至平台做问题销号。三是融合各方资源。积极整合现有“雪亮工程”“天网工程”“智慧环卫”“河长制”等监控设施,接入村庄监控1100余路、污水水质监测设备4套、智能垃圾满溢装置2套、公厕监测设备2套、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车辆及人员定位26套,以“一图全面感知”的方式,促进交通、环保、水利、农业农村等各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联动,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统一指挥调度、物联告警分析和预警研判等综合管理服务。同时,平台创新设置管护问题时限管理模式,对超时未解决的问题自动跳档至上一级管理部门,提高了问题处置效率。据初步统计,群众反映的8000多起管护问题事件中,在两小时内完成平台响应事件占九成以上,当天解决事件占八成以上,管护时效较过去缩短了约55%。

  二、凝聚共识,带动群众主动参与,让农民更加满意。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原则,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主动参与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将平台二维码印入“门前三包”责任牌,组织乡村两级干部进村入户,通过扫描二维码、面对面指导等方式普及上报问题流程,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充分发动群众。推行“美丽宜居示范庭院”“村庄管护优秀巡查员”等评选表彰活动,建立8家“积分兑换银行”,量化、评比、表彰村民的文明行为,引导群众把村庄管护当作自己的事,从过去的“看政府干”转变为“政府引导群众一起干”。三是强化监督问效。上报问题处理后,监管员和网格员将对整改结果做复核,群众对整个问题的处置进行满意度评价,事件处理及时率及事件满意度将作为市对县、县对乡(镇)长效管护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推动农民对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反映得到及时回应、问题得到快速解决、需求得到切实满足,有力提升群众参与村庄管护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章立制,强化日常管理,让乡村更加宜居。坚持“建管用”并重,推动拓展农村人居环境“五定包干”(定管护范围、定管护标准、定管护责任、定管护经费、定考核奖惩措施)范围,着力构建系统规范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和推进机制。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平台日常工作制度、问题事件解决的方法、宣传推广办法、常态长效管护标准、奖励考核办法等17项制度清单,做到问题在24小时内登记受理、72小时内处理办结、5天内反馈情况。二是制定工作规范。明确村庄管护队伍“维护公共基础设施、整治公共环境卫生、治理农村‘八乱’”三大工作职责和12项管护标准,定期对文化休闲、垃圾污水处理、道路等基础设施来维护,避免公共基础设施“晒太阳”现象。三是完善资金保障制度。建立“省市奖一点、区乡出一点、村集体助一点、群众筹一点、乡贤捐一点”的村庄长效管护筹资机制,区财政每年配套安排20万元平台运营管护费;省、市、区、乡四级为每个行政村每年筹集5万元管护经费;各行政村通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村集体收入、社会各界捐资捐助、农户缴纳管护费等方式筹集管护经费,确保村庄管护有效运作可持续。目前,青原区各农村道路干净整洁、环境绿化美化、垃圾日产日清已成为常态,农村供电可靠率稳定在99.9%、路灯正常使用率达95%以上,成功创建全省“美丽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先行县。

  南昌县持续巩固“3+1”保障成果,在抓产业方面密切经营主体与脱贫户的利益联结,在抓调整方面不断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见效,探索出“4335”法,全力助力脱贫人口增收。

  一、突出“四个一批”新载体,走上致富“好路子”。因地制宜,强化特色发展。一是突出园区建设引领一批。围绕水稻、蔬菜、水产和水禽等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先后创建了黄马乡、幽兰镇等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冈上镇1个全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镇,稻米、水禽、蔬菜、现代种业等4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带动全县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全县农户、脱贫户的增收。二是突出企业托管带动一批。全县有3000多户农民及脱贫户等与当地龙头、示范带动等企业签署土地托管协议,托管面积达到1万余亩。三是突出合作示范联动一批。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开展合作经营、共同经营、订单经营。扶持一批示范性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挥其示范效应,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县财政每年安排80万元资金扶持3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开展示范创建,目前,已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26家,示范家庭农场46家。四是突出“党建+”促动一批。充分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每年县财政安排资金2000万元进行奖补,通过“激活集体资金、盘活集体资产、用活集体资源、探索发展土地托管经营服务”等模式,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带动脱贫户脱贫村巩固脱贫成果。今年上半年,15个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27.88万元,全县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二、强化“三个引领”新主体,鼓起群众“钱袋子”。根据各乡镇村的资源禀赋和市场的实际的需求,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示范,带动脱贫户增收。一是强化龙头引领。全县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01家,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数量均列全省县(区)第一;有53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联系带动538户脱贫户实现了增收。二是强化合作引领。全县培育农民合作社1398个,家庭农场3873家,种养大户3865户,均位居全省(县区)前列;其中,有44家农民合作社带动脱贫户170户、有193个家庭农场带动脱贫户451户实现了增收。三是强化帮扶引领。全力发展种养产业促增收,推进建设了蔬菜连栋大棚、瓜果大棚、苗木大棚、草菇种植大棚、蛋鸡养殖、帮扶厂房等50余个。目前已投产的产业帮扶项目给脱贫村、重点村等村集体带来收入约177万元,受益脱贫户796户,户均年增收约1200多元。

  三、构建“三位一体”新模式,断掉返贫“穷根子”。紧盯助学资金这个关键,发挥捐资助学活动蔚然成风的优势,通过政府主导、基金辅助、宗亲助学等多渠道,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基金辅助、宗亲助学“三位一体”的助学新模式,解决“无钱上学”问题。一是政府主导。2022年春季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的包含学前、义教、高中(中专)阶段的学生1149人,发放补助金59.46万元;发放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213人、106.5万元,发放“雨露计划”补助54.75万元,惠及脱贫学生365名。二是基金辅助。有效发挥教育基金作用,全县有18个乡镇成立教育基金组织,共筹集资金7153.7万元,本年度共发放师生奖励助学金3391人、619.35万元,其中受益的脱贫学生达到455人、发放奖励助学金50.52万元。三是宗亲助学。充分的发挥家官乡贤等社会力量的资源优势,设立各类爱心捐助基金10余个,筹集资金超过1000万元,累计发放奖学金、助学金800万元,其中受益的各类贫困学生1900多人。

  四、深化“五项举措”新服务,护住群众“好身子”。在抓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五项硬举措”,切实改善医疗条件,服务农民群众。一是推进“医共体”建设。由3家县级公立医院牵头,先后组建19家县乡医共体,实现所有乡镇卫生院全覆盖。截至目前,医共体内县级医院累计出勤1908人次,进行带教查房235余次,疑难病讨论120余次,授课15余次,有效缓解了基层卫生院专业方面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减轻了当地群众的就医负担。二是提升“家门口”服务。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总投资16.71亿元实施县疾控中心、县120急救中心、县血防站、县妇保院“四卫一体”建设项目和县中医院二期工程、县人民医院扩建工程、5所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工程、156所村卫生室新建改建工程,全县达到“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医疗卫生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的标准要求。三是实施“个性化”管理。组建320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从县级医院选派220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师下沉到服务团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业务指导,为签约对象提供个性化分健康管理服务。其中脱贫人口、低保户等低收入农村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履约全覆盖。 四是控制“目录外”用药。对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目录外用药进行监测和考核,确保基本药物使用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和目录外用药控制在10%以内。五是开展“大健康”宣传。先后举办义诊活动100余场,出动医务人员800多人次,接受健康咨询和服务11600余人次,发放健康帮扶政策宣传册和健康知识宣传单18000余份。

  共青城市现有大中专院校12所,全市高校师生共计9.1万人。该市依托农大商学院、师大科技学院等本地高校资源优势,在九江市率先成立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人才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中心,为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聚力赋能”。

  一、深化“校地”共建,打造乡村发展“新引擎”。发挥高校师资力量,立足三小时高端师资圈,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所共赢”的工作思路,开展对本地12所大中专院校“校地共建”合作。一是开发红色+理论+技能+实践系列经典课程。组建专家团队,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要求,围绕怎么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大做强板鸭产业等乡村振兴领域出现的难点和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有效指导乡村振兴实践。二是开展高校包村帮扶活动。实行点对点服务,明确一所高校帮扶一个乡镇,一个院系帮扶一个村。创新推出“院士+研究院+产业园”模式,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化发展,同时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三是推行“一耕一读”模式。通过鼓励大学教授到乡村,把智创、文创、农创等引入乡村,补齐村干部人才短板。充实村级干部队伍,建立促进专业人才下沉乡村的机制,加大大学生下村实习力度,完善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和鼓励青年人才到基层锻炼,让年轻人知道乡村广阔的天地一样大有可为。

  二、培育“1+2”模式,搭建乡村人才“新平台”。通过打造“一个中心、两大基地”,设立乡村振兴理论教育培训中心、乡村电商实践教学基地、垦荒文化实践基地,打造集理论研究、实践指导、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学习教育培训中心。一是开展红色课堂教育培训。出台《共青城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立足共青实际,结合富华山党员教育基地、苏炳章烈士纪念馆、共青精神体验园等红色资源,举办乡村振兴教育培训班,通过打造“行走中的红色党课”,砥砺参训人员理想信念。二是深化“室内课堂+教育基地”的教学体系。通过学习乡村振兴新要求、新举措、新发展,解读最新乡村振兴有关政策与典型经验,按照农户需求,配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田间课堂,拓展“理论+实践”确保教育培训的广度和宽度。三是整合资源,用活乡村人才。结合共青城市教育培训中心电商基地的平台优势,延长农业全产业链条,将一、二、三产充分融合起来,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用活乡村人才,推动乡村各类要素融合,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提供保障,实现连点成线、连线成面。

  三、筑巢“引凤”来栖,充实乡村振兴“智囊团”。只有搭建好人才平台,才能让“高层”人才留“基层”。一是探索人才工作市场化运作。2022年,共青城市在江西省率先成立人才发展集团,制定以“支持人才集团发展10条”为主干,以人才供需库、共青智库、政府雇员和国有企业人员管理改革、人力资源服务合作为支撑的“1+5”政策措施,建立市场经营主体、高层次人才等7个人才数据库,有序推动各类人才精准供需、精准评价、精准推送、精准跟踪。二是鼓励创新创业。2022年,共青城市新增乡村企业不少于10家,三年内引进乡村人才100名,大力度引进网易创新创业平台,鼓励涉农企业、合作社在电商、农业品牌塑造等方面提供支撑,让一流创新企业在共青城集聚发展,乡村人才到共青城集聚创新,多元创新要素集聚融合,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之地。三是推进集成化服务。坚持“引育管用”环环相扣,用供给侧服务对接需求侧诉求,为各类人才提供“英才集聚、人力资源、人才安居、人才教育、人才智慧、人才双创”等“六大服务”,打破引才瓶颈。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